企業文化建設是提高公司軟實力的重要舉措。我們要在文化建設方面傾注大量的精力來貫徹實施?!耙蝗巹潯逼陂g我們確定了公司的企業文化為“敬業、勤業、專業;地位、自尊、安全、歸屬;共享責任義務——共同的價值觀和愿景(自我實現、社會認可)”。此文化將在“二三規劃”期間繼續貫徹落實,并將作為公司長期的文化執行下去。
在此,我們重申企業文化的含義:
1.文化含義詮釋
1)敬業、勤業、專業
敬業——員工服務于本行業,首先得有對本行業的高度認同和尊重,只有高度認同和尊重才能激發出高度的原動力和工作熱情。也唯有此,才能有員工對行業的高度責任感。
勤業——眼勤、腦勤、手勤。要有多觀察多思考的工作習慣,并將觀察到的、思考后的記錄下來。這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也是一種工作責任的體現。作為一名咨詢工程師要做到有據可依,有追溯性。并不僅僅是為個人及企業規避風險與責任,更重要的是一種知識思想的積累、提煉、升華的過程。
專業——國際咨詢工程師協會提醒我們,作為一名專業人士不要涉足非專業領域,這是工程師的根本,也是我們自我尊重價值的重要獲取方式。專業是基礎,成為專才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方法。但并不排斥成為跨領域的復合型人才。提倡一專而多能,但只有夯實了足夠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基礎后去拓展非專業領域。
2)地位、自尊、安全、歸屬
員工有社會地位的要求,有自我尊嚴實現的訴求,同時員工在企業里有安全感才能無后顧之憂,達到了企業是員工心理上的歸屬。唯有此,員工與企業才能共生;唯有此,員工與企業才能基業長青;唯有此,才能有員工與企業的共榮。
3)共享責任義務——共同的價值觀和愿景(自我實現、社會認可)
我們的文化價值體現在現實社會對企業的認可。此種認可并非簡單意義上的政府相關法律文書的認可,而是要達到廣大社會客戶對我們服務產品的認可,從而帶來行業的榮譽,只有社會的認可我們才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才會有員工價值的最終體現,從而達到了員工與企業的自我實現,形成終極意義上的價值觀和愿景的統一。為達到此目的,要求企業與客戶必須對社會有著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也即責任與義務方面企業與客戶共享。另一層面,企業與員工也應共享責任與義務方能實現客戶的價值,也才有我們企業的生命之本。
2.企業文化建設的策略
我們的企業文化共有三個層次組成。第一個層次要求的是員工個體的基本素質,這是基礎;第二個層次要求的是員工與企業、企業與客戶的共生關系,這是在第一個層次基礎上的延伸;第三個層次要求的是達到一種自在的境界,這是員工與企業、企業與社會達成共同的終極。
1)“二三規劃”期間在第一層次上的工作
i.員工的錄用
根據“敬業、勤業、專業”的釋義,在錄用員工時繼續注入此方面的素質要求。
ii.員工培訓
在“一三規劃”基礎上,進一步結合人力資源發展規劃中的相關內容予以實施,努力提高員工隊伍素質能力水平。
2)“二三規劃”期間在第二層次上的工作
經過三年的發展,在原薪酬體系執行過程中暴露出了一定問題。特別是在監理及項目管理項目負責人等主要崗位上以及對全體員工考核方面,一是中間層面員工工資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二是項目負責人等主要崗位工資水準低于行業同等崗位工資水平,并且因本工公司業務特點(項目規模大、工作強度大等)形成項目負責人付出與收入不對等現象,三是考核基本流于形式,未起到激勵的作用。由于上述原因形成員工思想不穩定,對公司長期發展帶來負面效應。
根據以上情況,本著公司長期戰略發展需要,同時結合公司發展進入第二個三年發展規劃階段,再者公司精神為“敬業、勤業、專業”、“地位、自尊、安全、歸屬”、“共享責任義務——共同的價值觀及愿景”。在第一個三年發展規劃階段為基本層面“敬業、勤業、專業”的貫徹;第二個三年發展規劃階段在繼續貫徹“敬業、勤業、專業”這一精神層面外,應著手考慮骨干力量在“地位、自尊、安全、歸屬”精神層面的體現,從而使主要人員要中長期穩定,具有發展潛力員工要中期穩定,達到企業員工隊伍70%以上相對穩定。更好地為公司服務,同時得到應有的回報。在公司業務狀況能夠承受的前提下落實“地位、自尊、安全、歸屬”這一層面企業精神
3.三年發展規劃達到企業文化建設目標
- 上一篇:沒有新聞了
- 下一篇:商河西三里項目部獲得拾金不昧表彰
- 夏日送清涼,關懷暖人心--公司開展“送清涼”慰問活動[2018-07-13]
- 商河西三里項目部獲得拾金不昧表彰[2016-11-10]
- 企業文化發展[2016-08-18]